持仓翻倍?2500亿杀入 狂买这些龙头
虽说近来A股反弹乏力,迟迟未能有效冲破3300点,但有“聪明钱”之称的外资仍在积极布局A股,而近日有外资机构认为MSCI中国指数2023年还会再涨24%。在经历2022年的跌跌不休后,2023年的A股会一扫阴霾吗?
01
北向买超2500亿
(相关资料图)
自2022年11月初A股开启新一轮反弹以来,外资无疑成了买入的代名词。自2022年11月13日当周开始,至2023年2月19日当周,北向资金连续14周净买入A股,累计净买入额高达2490.02亿元。本周前三个交易日,北向资金又是累计净买入A股31.23亿元。
02
外资积极看好A股
北向资金近来买入A股的坚决态度,与当前各路外资机构对于A股的态度是不谋而合的,近期包括高盛、大摩、瑞信、野村等机构就纷纷发表了看好A股的观点。
高盛在本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写道,随着中国经济从放松防疫限制后的重新开放阶段进入增长阶段,MSCI中国指数有望在今年年底达到85点,较当前上涨24%。而今年一月,高盛刚刚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价从70点上调到80点。
此前大摩同样提高过MSCI中国指数点位,由59点调高至70点,并且将MSCI中国长期以来给予“与大市同步”调高至“增持”评级。此外,大摩还将沪深300指数由4140点上调至4350点。
而在昨日高盛举行的全球宏观论坛上,高盛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近日表示,疫情政策优化后的中国A股市场,已经广泛吸引海外投资者,过去3个月当中,高盛的对冲基金客户的中国股票持仓占其全球股票持仓比重由7%反弹升至14%,已处于有记录以来的高位。
03
外资何为看好A股?
之所以外资近来积极看好中国股市,从各家外资机构给出的理由来看,“复苏”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因素。
比如惠誉,就在最新的报告中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%,这远高于其去年12月预测的4.1%。惠誉表示,上调预期是基于消费和经济活动复苏速度快于最初预期的证据,此外,中国最新的PMI数据显示,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增长。
此前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,制造业PMI回到枯荣线以上,达50.1%。而2022年10月至12月是连续3个月在枯荣线以下。
先锋领航则从近期的人员流动、国内航班、卡车货运、票房收入和房产销售在内的高频数据出发,认为中国经济2023年初的增长势头更加强劲,且有可能实现持续性反弹。在最新的报告中,先锋领航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4.5%上调至5.3%。
华西证券则在此前的一份研报中,总结过外资何为集体看好A股,原因主要是有三个方面: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,美元美债下行驱动外资风险偏好回升;二是疫情政策优化后,外资机构上调中国2023年增长预期,A股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吸引力提升;三是房地产、平台经济等领域政策释放暖意,驱动A股估值的持续抬升。
04
外资抢筹前20个股
既然外资积极看好中国股市,那么外资具体看好谁就值得投资者关注了。以春节后作为统计区间,以区间北向资金持股量变动乘以区间个股成交均价估算,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,截至2月21日收盘,宁德时代被北向资金净买入最多,为100.72亿元。招商银行紧随其后,北向资金净买入47.18亿元。中国平安排在第三位,北向资金净买入46.16亿元。
05
食品饮料、电力设备居首
从行业来看,春节之后,北向资金对以食品饮料为首的消费赛道颇为青睐,食品饮料是北向资金买入最多的行业,金额为92.32亿元。新能源赛道仍然是北向资金布局的重点,电力设备春节后被净买入77.72亿元,仅次于食品饮料。此外,非银金融、机械设备、计算机、银行、汽车等也被北向资金积极净流入。
相反,煤炭为北向资金春节后净卖出最多的行业,为29.33亿元。农林牧渔、公用事业、医药生物、国防军工等也被净卖出居前。(行业买卖额为行业内个股买卖额加总所得)
当然了,在外资积极看好A股的时候,有部分业内人士表示,外资能否持续买入A股是值得怀疑的,尤其最近外资流入A股的速度明显放缓。此外,也有不少机构对于复苏进程持谨慎态度,此前就有机构表示2023年的A股大概率会走N型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