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今亮点!我把自己当成聊城日报社的一员
(资料图)
■ 马红坤
我是宣传战线的一名新兵,也是《聊城日报》的老朋友。
2017年,我从部队转业,被分配到当时的茌平县农业局工作。到单位报到的第一天,我便在办公室里看到了《聊城日报》。正是从那时起,我开始通过《聊城日报》了解其他地方在农业工作上的典型做法。6年多的时间,读报成了我的必修课,让我开阔了眼界、增强了理论素养。
机构改革以后,农业局变成了农业农村局,我与《聊城日报》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了。2022年5月,我开始负责单位的宣传工作,每天读报的目的也从了解新闻资讯向学习写作转变。每看到一篇稿件,我都要仔细琢磨:题目为什么这样起、段落之间是如何衔接的、亮点在哪里……不懈的学习取得了丰硕成果,不到一年时间,我已经在《聊城日报》刊发30余篇新闻稿件。2022年7月1日,我正式成为一名新华社签约摄影师,又先后成为中新社签约摄影师以及《人民日报》《经济日报》《大众日报》等媒体的通讯员。从羡慕别人在报纸发稿到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,从一个新闻门外汉到在宣传阵线占据一席之地,我的每一点成长,都与《聊城日报》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工作中,我认识了聊城日报社不少记者,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在和他们一起到基层采访的过程中,我学到了很多新闻写作的知识和技巧,他们的敬业精神、专业水平,他们对新闻的严谨态度、对文字的苛刻程度,深深感染了我。田间地头、工厂车间……哪里有新闻,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。他们不辞辛苦,记录下伟大时代的一个个生动瞬间,很荣幸,我能成为见证者和参与者。
网站、视频号、手机客户端……从当初的一张报纸到如今的全媒体矩阵,聊城日报社的巨大变化让我由衷地感到高兴,因为我把自己当成了聊城日报社的一员。
一份报纸,一份牵挂,一份感恩,一份铭记。不知不觉中,农历兔年即将到来,而我与《聊城日报》相伴而行的旅程才刚刚开始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