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业界 > > 正文

井场上的特殊战友 全球时快讯

2022-12-17 13:56:37来源:


(相关资料图)

12月11日,新疆吉木萨尔早已开启了冰冻模式,气温最低降至零下25摄氏度。此时,在吉庆页岩油钻井施工现场,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驻井专家崔建军穿着厚厚的工服,头戴狗皮帽子,正在钻台上查看参数,JHW72-43井进入最关键的水平段钻进,他丝毫不敢掉以轻心。

“老崔、老崔,泥浆性能各项数据符合要求……”,这时崔建军手中的对讲机传来了现场泥浆工程师崔鹏的声音,听着这发抖的声音,崔建军叮嘱道:“天冷,多穿点,装置性能一定要半小时一测量。”简短的对话里,很难猜到崔建军和崔鹏不仅是同事,还是父子,大家都喜欢称呼两人为井场上的特殊战友。

51岁的党员崔建军跟钻井打交道近30年,他总说,井场如战场,每一口井、每一道工序、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大意,要像士兵瞄准射击一样聚精会神。今年4月,崔建军在战场上又多了一个战友——他24岁的儿子崔鹏。为了支援吉庆页岩油开发,两个人相会在离家3000公里外的新战场。

页岩油水平井施工难度大、风险高,对技术实施有着高标准、严要求。崔鹏第一次接触相关工作时,对地层、工艺以及诸多要求还不熟悉,技术老道的崔建军就当起了师父。每天早晨六时,天还未亮,两个人就相约井场,一起查看钻井参数、观察返出岩屑、测量泥浆性能,然后取样、化验、调试、记录,来来回回在罐区和化验室之间奔波,只为性能能够符合生产要求。不仅如此,为了让崔鹏能把泥浆和钻井实际结合起来,他还实地讲述卡钻、漏失时泥浆如何管控,帮助他尽快成长,早日独当一面。

两人一起在井上半年多来,在父亲悉心指导下,崔鹏能吃苦、肯钻研,进步很快。9月,JHW60-19井二开首次使用油基泥浆,钻遇特殊地层,那几天父子二人一个在钻台一个在循环罐,从白天忙到黑夜,直到风险解除。由于两个人在不同的岗位,崔建军有时会假装“路过”,暗中观察崔鹏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进度。最终,JHW60-19井安全顺利交井,刷新了3项技术指标。这已经是父子俩今年联手交出的第五口优质井了。

在同事眼中,身为95后的崔鹏少言寡语,踏实肯干,学习劲头足。起初,刚到井队,崔鹏对井队的环境和生活很不适应,心里打起了退堂鼓。但因为和父亲共事,耳濡目染父亲对工作的尽心尽责,慢慢崔鹏不再抱怨和退缩,对工作十分用心。“和老爸在一个井场工作,更要好好干,不能给他丢人。”崔鹏说。父子俩在井上一待就是几个月,寒来暑往,告别城市,远离喧嚣,崔鹏也想出去走走转转,感受新疆的美景。可临近年关,他所负责的井处在关键阶段,他便和父亲商量把手头的工作做完一起去旅游。

崔建军和儿子相处的这段日子里,家里的电话也少多了,在爱人看来两个人相互有个照应,可以稍微放心了。以前,爱人给老的打完再给小的打,谁也放不下。30年的石油之路,崔建军没有停下步伐,而是奔波在一个个井场上,和家人聚少离多,现在崔鹏也走上了父亲这条路。

如今,崔鹏也理解了父亲的不易——不是不想家,而是在责任面前,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。父子俩从开始的寡言少语到现在无话不说,从对技术的探讨交流再到未来对工作的设想,这对战友对井场的热爱,对工作的热情,让寒夜里的戈壁滩无比温暖。(通讯员 左磊)

标签:

上一篇:
下一篇: